开馆时间
8:30-18:00
我的图书馆
MyLIBRARY
作者:图书馆发布时间:2022-03-31
为儿童安全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解读《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伤害防控与心理健康室主任、研究员,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儿童工作智库专家
段蕾蕾
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以下简称“儿纲”)。作为指导未来十年我国儿童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儿纲增设了“儿童与安全”领域,从儿童伤害预防、儿童食品用品安全、预防和制止针对儿童一切形式的暴力、网络保护、健全儿童伤害防控体系和监测机制等方面,全面提出了新时期儿童安全保护工作的目标要求和具体举措。
一、进一步回应了新时代我国儿童安全成长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溺水、交通事故等导致的伤害是我国儿童第一位死因,也是导致残疾的重要原因。伤害不但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更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压力和负担。同时,儿童食品用品安全、针对儿童的暴力伤害等问题时有发生,有的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相关研究和国内外实践经验均表明,儿童安全是可防可控的。对此,上一个周期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已经在“儿童与健康”领域设有减少儿童伤害所致死亡和残疾的目标。经过十年努力,我国儿童伤害防控工作进展显著,政策措施持续完善,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加强,儿童安全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良好社会氛围逐步形成,实现了纲要中“18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6”的目标。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就是要求我们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此次儿纲坚持问题导向,专门增设“儿童与安全”领域,是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重要举措,为切实保障儿童生命安全和健康基本权利,做好新时代儿童安全工作提供了重要政策依据和行动指引。
二、进一步明确了推动儿童安全保护工作的新任务新举措
儿纲明确提出我国儿童伤害防控总体目标:“儿童伤害死亡率以2020年为基数下降20%”,与上轮儿纲相比要求更高。针对儿童溺水、道路交通伤害、跌倒、跌落、烧烫伤和中毒等不同伤害类型,儿纲也分别提出具体目标。同时,在总结提炼各部门、机构、团体和全国各地开展儿童伤害防控的经验、方法、机制和模式,充分借鉴国际儿童伤害预防的原则和经验基础上,儿纲制定了相关策略措施,着重强调加强儿童看护,提高儿童照护者看护能力,明确家长和照护者在儿童伤害预防中的重要作用。儿纲特别提出推广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儿童头盔、窗户护栏和限位器等已被证实有效的各类儿童防护器具。针对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十分关注的儿童食品问题,儿纲专门提出针对婴幼儿食品、儿童集体用餐、食品安全监管等的具体举措。儿纲还从强化质量监管、完善健全国家标准、提升质量等维度就提升儿童产品用品质量、确保儿童安全制定策略措施。此外,儿纲还强调消除和隔离家庭、社区和校园周围的危险环境,加强相关立法和执法,完善儿童伤害预防控制的监测体系、工作体系,提高儿童伤害救治和应对能力等,并提出了具体举措。
另一方面,儿纲将针对儿童的暴力伤害相关内容纳入“儿童与安全”领域,使得该领域内容更为全面、体系更加完善。儿纲强调对儿童暴力零容忍的理念,强化了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各方保护责任,建立防控儿童暴力伤害的部门合作工作机制。儿纲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儿童安全最常见最突出的暴力伤害、学生欺凌和网络保护问题,明确提出“预防和制止针对儿童一切形式的暴力”“提高对学生欺凌的综合治理能力,预防和有效处置学生欺凌”“预防和干预儿童沉迷网络,有效治理不良信息、隐私泄露等问题”的目标。同时,儿纲还提出进一步完善儿童遭受伤害和暴力的监测报告系统的目标,为做好儿童安全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相比上轮纲要,该儿纲策略措施更加全面和具体,可操作性强,注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的衔接,全面梳理我国儿童安全工作的重点领域和主要抓手,明确儿童伤害防控的优先领域,从儿童看护者的认知、态度、技能,儿童成长社会物质文化环境,儿童产品设计、生产和流通,儿童安全信息收集、救治能力、工作体系和法治建设等方面,全面、循证地提出新时期儿童安全工作的新要求新举措,为新时期各部门各领域深入开展儿童安全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和具体要求,将成为各级政府部门推动儿童安全工作、制定相应政策规划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三、进一步强调形成全方位保障儿童安全的合力
儿童安全工作内容涉及多维度、多层面,既包括儿童溺水、道路交通等伤害,儿童产品用品安全,儿童食品安全,儿童生活环境安全,也包括针对儿童的暴力伤害、学生欺凌、网络安全,还有应急预案、急救等安全事故应对机制的内容。儿童安全问题的成因和表现形态纷繁复杂,产生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也各不相同。儿纲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从不同专业角度和工作领域出发,建立以多学科理论为基础的多专业协同、多部门合作、多资源投入的工作模式,强调家庭、学校、社会和网络等不同主体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共同形成儿童安全工作合力。
儿纲落实儿童的家长和照护人是儿童安全第一责任人的理念,要求切实履行好监护和看护责任,为儿童创设安全的居家、外出安全环境,向儿童传授安全知识,帮助儿童养成良好安全行为习惯,不断提升安全技能,为儿童安全设置好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屏障。强调创设文明安全的校园环境,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强化校园周边以及对学生欺凌的综合治理。提出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儿童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树立健康、积极的社会文化准则。要求提高儿童遭受伤害和暴力的紧急救援、医疗救治、康复的效率和水平,健全儿童伤害防控工作体系,加强监测和数据共享、分析。这些措施进一步明确各方责任,提出了具体可行的举措,将有力推动政府、企业、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切实履责,不断探索实践并总结提升,因地制宜地科学开展儿童安全保护工作,为我国儿童提供全方位的保护,确保我国近3亿儿童平安、健康成长!
copyright 2017-2020乐山市金口河图书馆 ALL RIGHT RESERVED 蜀ICP备17017929号 川公网安备51110002002310号